《国际循环》:在多学科合作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吗? 王拥军教授:合作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第一是建立对话的平台,例如在天坛会上我们会邀请心血管医生给大家交流,很多心血管会议也会请脑血管医生交流,例如我和孙宁玲教授共同建立了心脑血管疾病交流论坛,通过交流的平台,加强双方的理解。第二是会有一些专门的合作项目,例如在神经科开展糖尿病示范的病房、血压管理的门诊、抗凝门诊等让多学科人员在一起共同做疾病管理项目。第三是共同做研究,例如我刚才提到的ACCORDS研究,这里面就有很多内分泌大夫参加,潘长玉教授从立项,到最后产出,资料分析都付出了大量心血,我想通过这三个方面会加强多学科深入的沟通。
《国际循环》:脑卒中死因已经上升到第一位,你能说明是那些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王拥军教授:2008年中国脑卒中是死因调查中第一次上升到第一位,这和西方国家脑卒中平稳或下降的趋势完全不同。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脑卒中死亡地带,这个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可能是我们人口的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提前到来了,人口老化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第二是中国是转型中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不良生活习惯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吸烟喝酒等;第三是中国规范化治疗比较缺乏,尽管有很多措施,但是临床实践和临床指南之间还是有巨大的鸿沟,希望通过未来的疾病管理,对医生的教育缩小鸿沟,使治疗更为规范,使治疗更为有效,使发病率慢慢下降,死亡率也下降。我有信心中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会在未来不远处出现重大的拐点。
上一页 [1] [2] [3]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