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CC中国之声丨王敏教授:使用多导联心电图监测结合程控腔内心电图完成左束支区起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3/3/13 10:44:58    加入收藏
 关键字:心电图监测 左束支区起搏 

编者按: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作为一种提供生理性起搏的替代方法,已经被证实具有保持心脏同步性的优势,也越来越为起搏术者认可和接受,但是LBBaP对于许多缺乏电生理多通道记录仪的基层医院来说,开展以及普及是存在困难的。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将多导联体表心电图与起搏程控仪的腔内心电图相结合,以实现LBBaP。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王敏教授团队在本次ACC会议上,报告的一项研究《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multi-lead ECG monitoring combined with a programmed intracavitary ECG to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摘要号:1100-005),旨在探索实现有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电生理多通道记录仪的情况下完成LBBaP,并达到保持心脏同步的目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名心动过缓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患者,我们结合LBBaP的“九分法”,同时参考多导联体表心电图和起搏程控仪腔内心电图,来完成LBBaP。我们评估了多个参数以验证LBBaP是否成功实现,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判断LBBaP在没有电生理多道记录仪的情况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完成3个月的短期随访,评估其安全性(包括有无电极穿孔,电极脱位等)。

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结果

50名患者中有44名(88%)在没有电生理多通道记录仪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LBBaP。在本次研究中,起搏QRS持续时间(paced QRSd)和左室达峰时间(Sti-LVAT)分别为117.04±10.34ms和71.10±7.91ms,与标准LBBaP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在3个月的随访中没有显著变化。术中单极起搏时的阈值和R波振幅分别为0.85±0.32V和10.36±5.24mV,在1个月和3个月随访期间也表现出稳定性。此外在3个月的随访中,没有记录到与导线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在没有电生理多道记录仪的情况下,将多导联心电图监测与PSA腔内心电图相结合来实现LBBaP是有效且可行的,这可能是LBBaP的替代方案。

 

LBBaP操作示例图

术中参考的模拟导联心电图,LBBaP电极到位,未拧入室间隔前,起搏时V1模拟导联可见顿挫“w”样QRS波,与腔内心电图一致。

 

图1

参考模拟导联心电图,LBBaP电极在拧入间隔过程中,可见室性早搏(PVC),起搏模式下,模拟V1导联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起搏QRS波形,与腔内心电图记录到的一致。

图2

术后胸片及术中影像显示LBBaP电极位置,术中通过315His造影可协助评估电极拧入的深度。

 

图3和图4

部分患者起搏器程控仪腔内心电图可见电位信号(白色箭头标注)。

图5

术后体表心电图,单极及双极高低电压起搏,左室达峰时间一致,起搏图形符合典型LBBaP起搏心电图表现。

图6
 

专家简介

王敏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201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毕业,毕业后一直就职于医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目前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亚专业,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目前累计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文章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1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